暗访福寿螺产业链续:未发现进口资质,“过师傅”被责令补正螺肉串标签
汉寿县和平桥附近,“螺”贩子展示的福寿螺冻肉。 澎湃新闻记者 夏如初 图
大量野捞福寿螺被去壳后“伪装”成田螺肉流入市场,经澎湃新闻报道后引发关注。
6月29日上午,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现场核实,“过师傅”品牌的螺肉串产品是委托汉寿县宏泰食品厂加工生产,现场未发现相关进口资质和检疫报告。至于螺肉是否存在部分进口,汉寿县市监局将进一步核实。
该工作人员称,基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已责令长沙过师傅食品有限公司对产品标签进行补正,详细标明具体螺肉原料品种,以供消费者选择参考。后续将紧密配合汉寿相关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
同时,开福区市监局将持续高压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据此前报道,6月上旬,澎湃新闻在湖南、重庆等多地暗访调查发现,从野外捕捞的福寿螺价格极为低廉,与田螺、环棱螺价格相差数倍,多被去壳加工"伪装"成田螺肉,流入市场。经剥壳筛选成串或熟制等工艺后,让人难以分辨。一家福寿螺加工厂负责人称,一年可销几百吨,主要销往餐饮店和预制菜加工厂。
记者调查发现,湖南多地的串串麻辣烫店、冻品批发店铺售卖或使用知名冷冻食品加工企业“过师傅”品牌生产的螺肉串。记者在线上平台购买一袋同款产品,经专家辨认发现,与福寿螺高度相似。
该公司一位营销总监此前强调,市面上福寿螺很多,但该公司使用的是一种“进口”螺,“和福寿螺没什么关系”。根据产品信息,记者走访位于汉寿县的生产厂家宏泰食品厂,发现该工厂不生产冷冻食品,只有烘焙产品。
此事经澎湃新闻报道后,28日下午,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查封涉事的汉寿县宏泰食品厂。
澎湃新闻此前致长沙过师傅食品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公示的电话,接线人员自称是公司行政部门人员,对于原料问题不清楚,留下记者电话后称会由相关负责人联系。截至发稿前,尚未回电。
工商信息显示,长沙过师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销售鸡肉串、面筋串、臭豆腐等烧烤、油炸产品。
汉寿县宏泰食品厂成立于2009年9月。工商信息显示,该食品厂曾多次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处罚。其中,今年3月,该公司因未按规定对生产销售的食品包装上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被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2.3万余元。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发行价只有5元的新股也能破发?却挡不住中信建投证券豪赚7千万
2023-11-13 02:22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772 调升1个基点
2023-11-10 02:22 - 大业信托5亿元“踩雷”融创后,就该产品股转债和解方案进行表决
2023-11-16 02:23 - 正元智慧实控人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其女代履董事长职责
2023-11-13 02:22 - 独立站上卖手电筒,这家公司十年营收翻33倍|Insight全球
2024-01-25 02:01 -
中邮鑫溢中短债债券增聘基金经理姚艺
2023-11-18 02:25
推荐阅读